今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报动态 > 重点文章推荐 > 哲社版 > 正文
哲社版
“一带一路”专题研究重点文章推介:余淼杰 陈卓宇|在成就与挑战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基于“蓝点网络”计划和“债务陷阱论”的分析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23 阅读量:

重点推介:余淼杰 陈卓宇|在成就与挑战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基于“蓝点网络”计划和“债务陷阱论”的分析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学报特做一带一路”研究专题,将近年来在学报发表的从不同视角对一带一路研究成果进行重点推介,以飨读者。




在成就与挑战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 基于“蓝点网络”计划

和“债务陷阱论”的分析



文章《在成就与挑战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基于“蓝点网络”计划和“债务陷阱论”的分析》刊发在2022年第6期《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DAY&filename=LLBZ20221114000&uniplatform=NZKPT&v=YY10gnR6oJ1xeHNfRmJp5enKerl_KHoANO6lWtt0XPyqwBqSJELiqa-LF4BJPZ5w


DOI:10.16197/j.cnki.lnupse.20221114.001






 

 


作者简介:


余淼杰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席、校学位委员会主席,英国皇家经济学奖首位华人获得者,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国家基金获得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黄廷芳/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全球经管类前1%高引论文经济学者。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研究联盟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中美研究智库联盟”理事、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曾被专门邀请到联合国总部作中国经济发展报告。在北京大学百廿校庆中,曾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三次参加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的高规格专家座谈会。  


1C1EC

作者简介:


陈卓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一)“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卓越成就

为适应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化,回应国际社会对优质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期待,结合自身产能优势和历史资源禀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的不断努力下,“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取得了卓越成就,实现了深化中国对外开放格局、输出国内优势富余产能、传播先进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等重要使命。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二)“一带一路”倡议在近年间面临更多挑战

但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看到了亚非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意义,出于自身经济发展和外交战略目标的双重目的,采取以下手段限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西方社会鼓吹“一带一路”债务问题。部分西方媒体宣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无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反而加剧了沿线政府的债务违约风险。部分政客、专家甚至直接质疑“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属性,认为这一倡议使一些不符合借债标准的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产生对中国的债务依赖性并以此迫使这些国家让渡项目控制权甚至国家主权。


第二,西方政界出台针对“一带一路”的对冲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西方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近的政策,试图挤占国际基建投资市场、完成全球基建标准重构。2019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联合发起了“蓝点网络”计划。2021年6月,G7峰会后,七国集团提出“重返更好世界“倡议,旨在为发展中国家气候、环保、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提供援助服务。7月,欧盟理事会批准了“全球联通欧洲”战略计划,旨在为欧盟及其合作伙伴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服务。这些政策在目标国家和主要项目方面都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高度重合,成了西方政界限制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金融治理体系掣肘“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现有的全球金融治理结构延续了由美国为主导,日欧为核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位置的“中心—外围”模式,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弱,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长期“停摆”。这一治理结构存在较多问题,也掣肘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


(三) “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行稳致远

面对重重挑战,如何运用中国智慧,寻找各国的共同利益,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应通过以下举措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


第一,积极回应“债务陷阱论”等争议性话题,为潜在的债务违约风险做好预案。一方面,要基于已有的经济数据和专家分析,直面问题,提出相关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并在国际场合上运用已有数据驳斥“债务陷阱论”;另一方面,针对既有的债务问题和可能的债务违约风险,结合该国具体国情,实现相关债务问题的妥善解决。


第二,挖掘本国优势,避免零和博弈,推动中国基建标准走出去。一方面,面对“蓝点网络”计划、“重返更好世界”倡议和“全球联通欧洲”计划等挑战,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更多发展5G技术和新基建项目,积极联通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避免零和博弈。另一方面,提出“中国方案”,宣传我国优秀基建成果,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基建标准走出去。


第三,发挥主要国际组织作用,增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建立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发展提供有利的金融治理结构支持。首先,在更好发挥亚投行、新开行等新兴国际组织作用的同时,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成果等内容相结合。其次,完善区域间货币计价、支付和结算系统,推进人民币清算银行建设和货币互换协议的拓展,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再次,建立“一带一路”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推行区域内多国联合监管机制,对系统重要性的大型机构、跨国公司做好跨部门、跨国家、跨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最后,在《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的指导下,由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国际商事法庭,牵头组建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建立“一带一路”问题中的国际争端的有效解决机制,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