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报动态 > 重点文章推荐 > 哲社版 > 正文
哲社版
重点推介:沈国华 魏联宇 谢明博 | 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皮肤电反应(GSR)的复调电影接受效果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3 阅读量:


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皮肤电反应(GSR)

的复调电影接受效果研究


沈国华     魏联宇    谢明博




【引用格式】沈国华  魏联宇  谢明博 .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皮肤电反应(GSR)的复调电影接受效果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

 DOI:10.16197/j.cnki.lnupse.2024.01.009



 作者简介 


沈国华,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影像认知与媒介文化研究。兼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电视》期刊常务理事、辽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天津广播电视台党委常委、副台长。从事电视新闻工作30余年,曾先后获得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13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称号和荣誉。其策划并参与采编的新闻作品分别获得第十一届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创办“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实践民生新闻由小民生向大民生的过渡与提升。承担国家广电总局“东北亚语言交流译配中心”“辽宁电视剧勘景平台”等项目。建立“感知智能实验室”,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基于影视本体研究的交叉融合新路径。积极推进戏剧与影视类教育在全媒体时代的完型与重塑,切实拉近教学与学术同实践的距离、同业界的距离、同时代的距离。

魏联宇,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从事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研究

谢明博,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高级实验师,从事新文科媒介融合实验研究。




摘要:认知神经科学已经成为当下电影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媒介考古学”又通过“回溯—前瞻式”的研究取向,使得我们对媒介技术(物质性)和电影文本的重新发掘更具有当下意义。作为20世纪九十年代末,复调电影的代表作《罗拉快跑》,具有鲜明的三段式复线结构,与当下互动影视——多支线剧情和多选结局的叙事形式,以及基于影游结合的游戏互动性,具有某种“史前史”的特征榫合。因此通过以《罗拉快跑》为例剖析,电影文本被赋予“活体”意义,使得“回溯——文本”与“前瞻——技术”形成历时演进和关联指涉,并且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多模态手段组合运用、实证与非实证理论的结合也更具理论创新的探索意义。


本文首先从电影理论与心理认知伴生性发展入手,梳理了电影从诞生初起,作为与人的视觉相关的认知现象,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于果·明斯特伯格于1916年出版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他是在美学领域中最早发现电影含有心理学元素的学者。明斯特伯格深入研究了电影观看的基本机制,全面分析了电影对观众视觉感知的各个方面,他提出了“电影并非存在于电影屏幕上,实际上是存在于观众的思考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影研究开始出现认知主义转向,1985年《剧情片中的叙事》一书为标志,大卫·波德维尔的“中层理论”发起了对以麦茨为代表的“宏大理论”的挑战。基于认知主义的理论框架,大卫·波德维尔认为电影的意义不是被观众发现的,而是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感知和推理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电影研究的认知主义转向使得电影理论又重新回到科学和实证的轨道上来。


本文提出认知神经科学已经成为当下电影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为影像认知研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以色列威兹曼科学院的哈森团队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对人们在观影时脑部的一致性进行了深入研究(2004),之后又完成了神经科学与电影研究相结合的多项研究,该系列实验是较早将认知神经科学手段应用于电影本体研究的重要成果,并在其发表的名为《神经电影学:电影中的神经科学》的文章中提出了“神经电影学”的概念(2008),用以命名认知神经科学与电影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王宜文团队率先倡导并带动“神经电影学”的理论创新,进行了诸如“希区柯克电影悬疑效果的神经电影学研究”(2015)等研究活动。2020年以来,辽宁大学创建了“感知智能实验室”,进行了关于“感知智能在跨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应用”的评估研究系列。在此基础上,沈国华团队发表了《基于感知(皮肤电反应:GSR)智能的影视观众心理研究方法与路径初探》多篇学术论文,并于2022年9月举办了“第一届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的影视本体研究”专题论坛,2023年9月举办了“第二届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的影视本体研究”专题论坛。


本文以电影《罗拉快跑》为例,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皮肤电反应(GSR)方法与“情绪二元维度”理论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电影《罗拉快跑》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执导,并于1998年进行了公映。影片突破了传统的好莱坞经典模式——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线性叙事,采取了三段平行时空式的叙事手段。互动影视允许观众在线上主动参与并且互动剧情,通过铺陈多线剧情的走向和各种可能性的结局,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观看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互动影视融合了游戏的特性和交互式的叙述方法重新定义电影和电视,这给了观众主动选择故事走向的机会,观众已经从电影电视事件的旁观者转变为了决定事件进程的参与者。上世纪90年代,媒介考古学开始兴起,这个学派的关键倡导者有弗里德里希·基特勒、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埃尔基·胡塔莫和托马斯·埃尔塞瑟等著名学者。这一思潮直接衍生了在电影理论界的“电影考古学”。复调电影与互动影视之间正是存在着这种有待连接的“媒介考古”可能。


首先,通过皮肤电反应(GSR)实验捕捉反映唤醒度的心理生理数据。皮肤电反应(GSR)方式,它的基础理论在于,一旦人体展现出情绪反应,会影响皮肤内血管膨胀和收缩等动态变化,从而使皮肤电阻呈现变化。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以此来评估自主神经系统的情绪响应;再运用心理生理测试当中的“三角验证”的方法,通过自我报告的量表、问卷、访谈形式,从而获取有关效价方面的依据。实验共招募大学本科生42人(男21人,女21人)。刺激材料截自影片《罗拉快跑》三个片段。实验采用拉丁方设计消除观看刺激材料的顺序对观众心理造成的影响。(实验流程从略)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观看三段刺激材料的情绪唤醒度高低依次为:刺激材料3(双赢高飞)、刺激材料1(罗拉被击毙)、刺激材料2(曼尼被撞死)。本文通过实验结果与非实证理论的结合进一步进行了分析:


第一,主体的唤醒程度。在探讨关于人类主体性问题的主题上,“作者/主角的关系是巴赫金哲学—美学主体建构论的核心问题”。在巴赫金看来,复调小说的主角拥有与创作者相当的地位,并且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在刺激材料1中,罗拉一直被形势逼迫着往前走。这一阶段罗拉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低,观众在主体性发展上同样感到无能为力。目睹罗拉走向死亡的观众,未能实现个人能力的创造性和潜在力量的发挥,主体未能得到较高唤醒,主体性建构也就此走向停滞。


第二,主体需求的满足。弗洛姆将人的需要划分为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的需要五个层次。在刺激材料2中,罗拉因父亲不愿帮忙,冲动地挟持父亲,在银行抢劫了10万马克。主人公虽然获得了能力的提升,但其不计后果的行为埋下了危险的隐患,结局是曼尼被撞死。爱人的突然死亡,使得罗拉的关联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影片中人物(罗拉/曼尼)的主体性建构也就此中断。同时,作为“共情”中的观众无法通过“镜像”认知将自身代入到角色中。因此,观众的需求也未能得到满足。


第三,自我超越的意义。弗洛姆在阐释需要超越时表明,人应该逾越自己的生物性,超出自身生活的被迫状态,发展自我创新能力,掌握自身的命运,只有通过富有创新性的工作和互相之间的爱,才能超脱被控制和偶然性,实现自由。在刺激材料3中,罗拉实现了自我价值,成为向命运发起挑战的主动者。与此同时,曼尼追回了原来丢失的10万马克。这样的剧情安排,意味着导演既将这笔财富奖励给罗拉,又从心理上奖励给了观众。这次,观众同罗拉一样,也是胜利者,共同实现了对生命的超越。


以复调电影《罗拉快跑》等为刺激材料,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皮肤电反应(GSR)的接受效果研究,一方面旨在突破基于文本描述和分析的非实证传统范式,通过科学实证的方式抵达受众主体,并和影视本体(主体)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另一方面以期实现关键技术和方法的突破,这样既有别于传统的收视率统计,又有别于基于搜索行为偏好分析的“算法”,从而进入观众心理情绪认知世界的“黑森林”,实现从创作准备到产品营销以及传播效果分析的“全链条”应用。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皮肤电反应;媒介考古学;复调电影;互动影视


文章出处:本文摘自《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1期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Dl4MPbsAiWdsNXkVl0ggct4U9KHBDGbObI1FaVkEAySN0We2rvrgdpx3YQw3_IxtIjaZWRlSu684ioQpJBC7Pvg7LqZAwCTQkFZKbr4Kr25KyMt1bYl2zg==&uniplatform=NZK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