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格式】朱春艳 崔续丹.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特征与价值意蕴 [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
朱春艳,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理论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出版专著《马尔库塞技术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等,译著《艺术与革命》《通过技术思考》《技术哲学》等,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
崔续丹,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业绩点和综合测评成绩连续两年排名年级第一,发表学术论文2篇,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获互联网+省赛金奖1项,获国家奖学金2次,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2次,获校“优秀团员标兵”“优秀部门负责人”“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一星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摘 要:当今时代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为了确保我国在全球新一轮发展浪潮中掌握主动权,必须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把握关键性和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先机;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改造升级,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助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核心竞争力”,是确保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和主导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
生产力是表征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和能力的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中,“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于 2023年 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并在此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和 2024年两会期间,就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多次阐发重要论述,提出了“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体系化的新质生产力理论,不仅掀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研究热潮,更引领了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蓬勃发展,从而将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目前,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主要聚焦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以及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学理阐述,也有学者从“新”与“质”两个方面揭示新质生产力内含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意蕴。实际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彰显的新型人类文明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因此,应将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阐释放到人类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下,从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所包含的科技力、制度力、文化力等多角度阐发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作用方面,多层次地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特征,由此才能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准确认识和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夯实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于 2024 年 1 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一重要论述是深入阐发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根本依据。
(一)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而“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动能。鉴古知今,从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每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生产力从旧质到新质、从低质到高质迭代升级、催化融合的结果,每一次生产力的创新都会给生产关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从原始社会到农耕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科学和技术探索的每一次创造,都为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更迭动能。如,17 世纪,物理学界对真空问题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流体力学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出现、动力机械的广泛使用以及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推动了技术的根本性变革和工业生产体系的全面改革,促进了煤炭工业、机器制造业、钢铁工业、交通运输业、纺织业的发展,也推动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同时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大变革;蒸汽机的普遍运用推动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生产的过渡,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改变了工人的地位,使资本主义雇佣制度在工业中得到确立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繁荣。18世纪末 19世纪初,伏打电堆制成,人们第一次获得稳定而持续的电流,而电流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电气时代的来临。19世纪,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和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为人类利用无线电波开辟了道路。无线电波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从移动通信到广播电视,从卫星导航到无线支付,无线电波的应用广泛而深远。同时,无线电波频谱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20 世纪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能在数学和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发挥智能作用,而且开辟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证明,科技创新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科技创新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023 年 12 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会从不同层面推动产业的创新:从微观层面看,科技创新不断孕育新的生产要素,推动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这些企业以其创新能力和快速成长的特性引领市场潮流;从中观层面看,科技创新促进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这不仅增强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激发其内在活力和竞争力;从宏观层面看,科技创新引入的新理念和策略能够优化经济结构和政策环境,促进政府治理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现代化,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印证了人类科技史与科技哲学层面的演进逻辑,展现了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技术-经济”脉络,指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时代高度。
(二)制度创新激活新质生产力
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制度是规范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的框架,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制度创新不仅仅是对制度形式的调整和改进,更是对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革新和重构。
从微观层面看,新质生产力的兴起激活了新的生产要素,推动了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变革。回顾科学技术史,纵观四次工业革命,蒸汽、电力、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分别成为不同阶段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关键要素。相对应地,在四次能源革命中,煤炭能源、石油能源、核能和低碳能源也分别成为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必须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新能源技术等新质生产要素融入生产体系,并在技术标准、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三个层面确立相应的新型管理体制和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
从中观层面看,新质生产力的兴起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撑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回顾科学技术史,纵观四次工业革命,从手工作坊转向机械化生产,再到大规模的电气化和化石燃料使用,推动了建筑、交通和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革命性发展,而后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的发展,当前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新技术更是推动了智能制造和产业链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与此同时,配套制度创新能够规范并引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行业的持续发展,既能够促进新技术市场化,又能有效降低相关伦理、安全和隐私等方面的风险,使传统产业继续保持阶段性的有序发展并逐步实现平稳过渡,也为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让我们更快也更好地收获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果实。
从宏观层面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经过改革开放 46 年来的发展,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的 “落后的社会生产”和“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矛盾皆发生了新变化。党的十九大正是立足这种变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历史论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尽管供给和需求两侧都面临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集中表现为标准化的供给体系不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结构的问题。从提出“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就是要通过生产力的变革解决供给不适应需求的问题。新质生产力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和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三)文化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对生产力的赋能作用表现在,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中,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考虑文化的作用,以文化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从文化创新直接赋能经济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直接通过其增长和扩展来推动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各种文化产品的新需求日益增长,这直接刺激了文化创新市场的扩张和繁荣。例如,电影、音乐、艺术作品、数字游戏等文化创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直接贡献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并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这不仅包括创作和表演,还涵盖了广泛的配套服务,如广告、营销、物流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直接动力,加之文化企业和创意工作室的快速增多,形成了一种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的“生态系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从文化创新间接赋能经济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不仅塑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还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的文化现象不断涌现,由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衍生出多种文化产品和场景,这些都会影响政府的经济决策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和过去所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教育、媒体和公共政策等途径,文化创新的理念被进一步传播、内化,这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此外,举办节庆、展览等文化活动不仅能够聚集资金流,还能吸引人流,从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并通过文化创新将本国的优秀文化推向世界,促进国际优秀文化交流互鉴,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文化创新的两种赋能方式的结合,使得文化创新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影响经济发展的力量。文化创新直接推动了文化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间接通过塑造社会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消费模式来影响经济结构和市场动态。此外,文化创新与生产力的深度融合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如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数字媒体,进一步丰富了经济的发展内容和形式。由此,文化创新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还是社会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基石。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不断挖掘和释放文化创意潜能,能够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科学论断,从内在动力、绿色低碳、品质提升等方面,概括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更高需求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高科技”属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赖之以赢,生活赖之以好。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今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高科技”属性无疑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各行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方向指引,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属性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体系,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首先,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属性能够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往往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而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属性可以带来技术创新、生产方式的优化和品质的提升。例如,在制造业领域,通过引入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其次,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属性能够促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方面,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高科技”属性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实施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兴产业。例如,近年来,数字游戏产业紧跟“高科技”发展步伐,数字游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已获得广泛认可。再次,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属性能够加速未来产业的布局和建设。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通过科技创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可以形成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例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将成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大这些领域的科研投入和产业化推进,可以打造出领先的未来产业集群。此外,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未来产业的高速发展。只有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确保未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进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属性是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高科技的运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为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以高科技培育发展新动能,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以高科技聚焦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高效能”运作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高效能”的生产运作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沟通科研与生产、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运作是指:在生产的微观层面上,通过激活新技术对生产要素的赋能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过程的高效运作;在生产的宏观层面上,呈现出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的连锁反应,形成一种高效而低耗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首先,高效能的生产运作可以通过增强科技与产业联系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高效能的生产运作可以缩短从科研成果到实际生产的时间,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链的“新技术”更快更好地变成产业链的“新应用”,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提质的同频共振。其次,高效能的生产运作可以通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优化生产流程、精简管理环节、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等措施,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再次,高效能的生产运作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市场反应速度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运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以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抢占市场先机,赢得竞争优势。另外,对于整个产业和经济发展来说,高效能的生产运作可以通过带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和运作方式,可以实现生产要素之间的有效协同配合,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高效运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运作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增强科技与产业联系、提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企业市场反应速度,以及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高效能的生产运作将加速创新成果的“现实化”,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三)“高质量”产出满足物质文化需求
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产出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标准。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产出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更体现在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上。通过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和产品质量,新质生产力为满足人们的高质量物质需求和高质量文化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质生产力是满足人民高质量物质需求的重要基础。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主导、高科技含量、高效能运作和高质量产出,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鱼菜共生系统使养鱼密度增加了近 20倍;在智联植物工厂里,浇水、施肥、控温全部依靠“智慧大脑”,亩产效率大幅提升。向“新”而行,提“质”而上,现代产业新模式不断出现。这种高质量的物质生产和供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文化需求。新质生产力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推动了高质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例如,智慧文旅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提升了旅游业的品质和效益。这种高质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现代创意手段,传统文化产品得以更新和升级,也满足了人们对优质文化内容的需求。
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产出不仅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动力。通过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和产品质量,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质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不仅在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对生产力发展的全新理解和指导,在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显著地推动了生产关系变革,进而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新质生产力对激活经济社会活力、助推生产关系变革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新质生产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革新和优化,强调了创新、人才和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应用,才能够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人才的不断涌现,进而持续推动经济增长,为经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注入强劲动力。
首先,从劳动者的维度看,在新质生产力的构建过程中,劳动者需要追求自我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愿,能够自觉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能够迅速地适应并驾驭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为有效地参与到复杂的生产活动中,且能极大地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其次,从劳动资料的维度看,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大潮中,新技术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和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和市场的响应速度。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资料由传统的物理形态转变为智能化的新形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得到了有效整合,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更是直接推动了劳动资料向更高阶段的转变。这种新型的劳动资料有助于推动产业实现持续性的蓬勃发展。
最后,在当今时代,劳动对象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劳动对象的创新,涉及产品设计理念的更新、生产材料的升级换代、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等多个层面,它不仅能提高产品的性能和价值,而且还能促进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整体提升作出巨大贡献,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助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①可见,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完善的相关规则和政策,才能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历史经验看,相比于生产力发展而言,生产关系的变革往往是滞后的,在新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旧的生产关系往往会成为阻碍。因此,我国需要立足长远,以战略眼光主动变革生产关系,从而助力新质生产力,促进其形成与发展。
新质生产力将带动生产关系变革,相应地会对重大国家战略布局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转变。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涌现,为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其次,在科技创新战略中,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和应用也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国提出了“双一流”建设、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战略,旨在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涌现,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推动了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舞台上的崛起。最后,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向。中国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涌现,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模式创新,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三)新质生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质生产力强调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全社会不再是简单地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而是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绿色发展理念正是新时代对于生产方式和生产目的的新要求,也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新质生产力的框架下,劳动者技能和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表现在劳动方法的革新,也表现在人类对劳动资料利用水平的巨大飞跃。从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及其目标导向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提高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高度契合,共同指向了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目标。这种从劳动者个人能力提升到人与环境共生能力的全面提升,代表着我们对现代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洞察和承诺。
其次,从劳动资料的角度看,自然资源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以及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升级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资源的高效与优化配置尤为关键,这包括确保资源供应的稳定性、优化供给结构以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小能耗大发展”,这种发展模式能够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长期繁荣与稳定。
最后,从劳动对象的角度看,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自然资源既是被利用的对象,也是被人类实践改造的对象。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绿色生产力,它倡导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确保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保护的平衡。这种做法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强调了人类可以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在利用自然资源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文章出处:本文摘自《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4期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IXLqNOIxNnsNehuvzciqxd1J7A_57qMqCLbDycpn3m9qfXGJPi8XIDqqamxRdhu_4nWZYI1ulHZ0aR3mGMmhsvqpEs9vrA6IaWy09W3EP1FQoutQ0rasYBOe9Phykq9eFHg6JQBOIZcsvkb6yBtiD7w3KFg2r1ZdntpbLSPQi18PtKqgPdxKYmO-EldTh3DO&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