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报动态 > 期刊目录 > 哲社版 > 正文
哲社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2期文章摘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01 阅读量:


  纪检监察与反腐败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的纪检监察学科体系

课题组


摘 要:纪检监察学是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化的纪检监察学科是开创性事业,需要把握政治生态引领、治病救人理念、思想政治转化、纪法贯通融合、勇于自我革命以体现中国特色,坚持虽小必治、虽难必办、虽往必查、虽远必追、虽亲必究以展现中国风格,突出立意站位高远、监督视野宽广、体现人文关怀以彰显中国气派,需要重点在理论基础、历史基础、学科基础、分类学科、关联学科等方面做好研究。

 

关于反腐败工程学的研究与思考

潘一山  王喜满  罗 浩  鲁国军


摘 要:随着党建工程中反腐败斗争地位日益彰显、国内外反腐败实践不断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紧迫、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学科交叉深度融合,创新性提出反腐败工程学恰逢其时。反腐败工程学基于腐败机会、公共权力、腐败动机三者作用的发生机理,把腐败现象分为腐败动机为主、腐败机会为辅型和腐败机会为主、腐败动机为辅型两类,通过强化不敢腐震慑力的腐败危险性评价、加强不能腐约束力的权力信息化监督、增强不想腐感召力的腐败倾向性测试,进而为不断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新理论、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探索。


关于智慧纪检监察的探索性思考

智慧纪检监察课题组


摘 要:智慧纪检监察是运用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理念和新技术,对纪检监察工作进行融合创新,改造升级工作流程,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增强监督检查能力,提高审查调查效率,丰富廉洁教育形式的方法和手段。智慧纪检监察对传统纪检监察工作产生了全方位的变革作用,并已在实践中形成了广泛的运用场景。推进智慧纪检监察创新实践,必须科学谋划、统筹实施、讲求方法、注意效果,从思维理念、运行架构、工作方式、监督方法和调查手段等方面进行融合创新。


高校巡视工作中“熟人社会”效应及化解路径

陈洪玲


摘 要:高校巡视是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的落实、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和重要保障。但在“熟人社会”效应的影响下,巡视监督者和被巡视对象之间交错的私人关系难免会对巡视工作产生影响和制约。破除高校巡视工作中的“熟人社会”效应,进一步推动巡视监督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巡视方式方法,加强巡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指导督导及考核评价,深入做好巡视和信访的动员工作,全面营造良好的巡视工作氛围。





  哲学思辨与政治明鉴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历史唯物主义的英国化探索与建构

刘鹏飞     王人骏    任倩倩


摘 要: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结合英国现实,在批判经济决定论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本土化的解释和建构,从结构、文化、空间三个维度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维范式和研究理路,打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局面。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凸显了对“人的解放”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文化研究的内涵,其多元的社会理想展现了兼容并蓄的整体主义视角。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英国化探索与建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一定的镜鉴意义。


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处理好的

几对重要关系

殷文贵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从“包含关系”厘定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社会、特定共同体形式、联合国之间的关系,从“交叉关系”厘定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新中国和平外交话语、世界主义、全球主义之间的关系,从“对立关系”厘定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西方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单边主义之间的关系。只有厘清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上述国际关系范式和架构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才能充分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价值和独特魅力,更好地引领国际社会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进。


历史·生命·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维度

朱雪微   胡天乐


摘 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方案变为世界共识,需要立足历史维度、生命维度和实践维度,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以及全球各种问题合作的趋势,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要性;以“类本位”时代的合作发展取代“个体本位”时代的激烈竞争,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关怀性;坚持平等原则,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平正义性。在历史、生命和实践的三重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方能展现出来。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金融

与农户家庭福利

陈治国   辛冲冲


摘 要:文章通过构建两时期农户家庭决策模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村金融福利效果的理论机制。理论模型显示,农村金融信贷资金对农户家庭福利的边际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增加而不断上升;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支出有助于提升农村金融信贷资金的福利效果。文章进一步探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金融支农效应的驱动机制,并基于陕西关中农村地区的微观调研数据,将农户技能培训作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代理变量,以农户技能培训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金融信贷资金的福利效果。研究发现,参与农业技能培训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安排对信贷资金的福利效果发挥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调节效应图直观地呈现出了技能培训在农户家庭福利与农村信贷资金之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文章揭示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金融的内在关联机制,启示我们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应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支农惠农的作用。


政府补贴、制度环境与工业企业职工收入

都帅帅      史瑞祯


摘 要:文章从政府补贴和制度环境角度,探寻工业企业职工收入增长的原因和机制。在理论分析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运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从企业层面证实了政府补贴和制度环境每增加1单位,对工企职工收入分别起到了9.5%和27.4%的促进作用。分样本分析发现:政府补贴对非资源类组别中工企职工收入无显著影响;在西部样本中,政府补贴对工企职工收入的影响为负;其他分组均显著支持基准回归结果。此外,通过综合考虑企业所在省份到港口的最近距离和1952年企业所在省份的人均农作物种植面积来构建新的制度环境工具变量,证明假设成立。进一步考察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在政府补贴和制度环境对工企职工收入的正向影响中分别发挥了11.37%和7.11%的中介效应。政府补贴和制度环境直接或间接促进工企职工收入,这说明在我国工业企业创新和职工收入保持同向递进的过程中,政府补贴的大力支持和制度环境的持续向好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的研究为促进工企职工收入和生产率同步提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思路。






  管理理论与创新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税收优惠模式分析——以美国IRA为例

马 源


摘 要:税收优惠模式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政府激励措施中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 EET和TEE两种税收优惠模式,探讨两者的内在特征并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总体账户积累和税收让利等方面没有明显区别,并以美国IRA制度为例,分析其制度特征和实施效果。制度中的传统IRA和罗斯IRA分别体现了两种税收优惠模式,二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账户缴费和资金领取的方式、税率变动和个人的参保行为及心理预期等方面。文章分析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在个人的缴费、投资及领取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应,并基于此就激励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有效参与提出了建议。


融资方式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

——基于商誉的中介效应分析

姚树中   邵薷萱


摘 要:融资方式对内部薪酬差距的复杂影响对企业的融资决策和高管—员工薪酬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融资方式对高管—员工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结论认为:负债融资方式对高管—员工内部薪酬差距存在显著的倒U型影响;股权融资方式显著扩大了企业的高管—员工内部薪酬差距;商誉在两种融资方式对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商誉通过抑制员工薪酬,扩大了高管—员工内部薪酬差距;负债融资通过更多地抑制高管薪酬,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产生抑制作用;股权融资通过显著提高高管薪酬,对内部薪酬差距产生促进作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王向峰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

民族主体性接受

高 楠


摘 要:《〈手稿〉的美学解读》是王向峰“解读美学”的代表作。王向峰用他中外融通、古今相谐的学术视野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相当全面、系统的阐发,对于围绕《手稿》进行的种种误读、曲解、歪曲进行了厘清。王向峰通过立足当下的跨越时空的思维转换与融会贯通,通过把现实问题带入《手稿》解读进而使解读成为问题式解读,通过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美学理论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手稿》的解读根据,务求对《手稿》文本读深解透,形成对《手稿》的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思维的民族主体性接受。与此同时,《〈手稿〉的美学解读》也很充分地展示了王向峰创立的“解读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特征与要点。


重新阅读萧红:从《饿》的多义性谈起

赵晴


摘 要:发表在《文学》上的《饿》是萧红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对它的研究可以从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两个层面进行。在文学文本层面:首先,同样描写饥饿妇女的《祝福》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文本”;其次,萧军同期发表在《文学》上的三篇小说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关联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在社会文本层面:一方面,在《饿》中“我”与访客“曹老师”的对话是对五四时期开始流行并到20世纪30年代已经十分复杂的“娜拉”话语的一个回响;另一方面,与《文学》杂志和茅盾的关联,也将《饿》还原到30年代的历史现场,使其内容与左翼作家群、左翼刊物和文坛话语等重要论题相勾连。这些相关文学文本和社会历史因素既成为理解《饿》的多义性和萧红创作复杂性的重要查考文本,同时也因为萧红创作的介入而有了更多元的理解途径。


可能世界与文学叙事关系探究

——以普拉斯诗歌的叙事性特征为例

李雪凤


摘 要:可能世界的呈现离不开文学叙事构建的故事平台。在传统叙事学中,对人物、情节的关注占有更大比重,而到了现代叙事学视域之下,侧重于故事讲述方式及话语本身的实验式写作越来越多。普拉斯诗歌中的叙事性特征为研究者提供了从语言学角度关注叙事学话题的文本范例,即从经验层面上关注现实体验与细节呈现(事),并从形式层面上研究叙事话语的构型与控制力(叙)。这为可能世界理论的引入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对表现内容的选择中,普拉斯诗歌的叙事性使得诗人在再现日常生活“具体真实”的同时并未将“再现”这一行为隐藏起来,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件的体验,能够增强诗歌的现场感并赋予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在不完整的虚构世界中利用想象填补必然存在的缺漏与空白。由此,读者想象力的参与使得“文本可能世界”成为可能。





  国际经济与政治  

早期五行说及其政治思维

——以“和实生物”旧说与新说为中心

丁四新


摘 要:“禹平水土”和《洪范》五行畴属于原始五行说,二者相为表里。在殷周时期,平治水土或理顺五行是圣王治理天下及其居位受命的正当性所在,目的是“彝伦攸叙”。“彝伦攸叙”有多方面的含义,但以“和”为核心价值。不仅如此,原始五行说还包含着“和实生物”说的萌芽。“和实生物”包括史伯所述先王旧说以及他自己提出的新说,旧说与新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土为中心行,而后者无中心行。新说更具普遍性,更接近于实际经验和生活常识。新说和旧说都以“生物”为根本指向。“和实生物”说的应用很广,晏子的“和与同异”“水火相济”“可否相济”和孔子的“和而不同”等说法都是新说的推演。此外,早期五行说都带有政治思维的特征,它既是从政治出发,又是为政治服务的。


多元和合与世界和平

罗安宪     朱小略


摘 要:西方文化以两希文明为基础,强调一,本元一定是一,不是多。中国文化则不同,中国文化认为世界的本质不是一,而是多,世界不是由一个本原分裂而成的,而是由多个元素和合而成的。文章从哲学的解构入手,从一元论与西方国际关系思想的基调、“以一驭多”:国际关系理论的问题、多元和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关系思想阐发等角度探讨中西方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比较,并不意在延续百年前的孰优孰劣的争端,而是围绕思想史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来源。在这一方面,文章认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非西方传统智慧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太极哲学世界观与中国外交

张利华


摘 要:太极哲学即中国古典哲学,其主要思想蕴含在中国古代典籍《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经书之中。太极哲学的世界观包括整体观、阴阳观、变易观、不易观、和谐观。这些世界观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和外交实践中均有体现。挖掘和弘扬太极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深入认识中国外交和解决国际关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