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报动态 > 期刊目录 > 哲社版 > 正文
哲社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1期文章摘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01 阅读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东北如何扭转“投资不过山海关”之羁绊?

余淼杰


摘 要:东北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的短板。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全力做好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三篇大文章”,即加快改进“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创新壮大 “新字号”是关键。要从法治化根源入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办事不求人”的社会氛围,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彻底扭转“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负面影响。要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地缘优势,加快构建中日韩自贸区,促进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当前,应紧紧抓住辽宁所处的历史发展最好机遇期,充分发挥辽宁资源、教育、交通等方面优势,将沈阳打造成为“东北的深圳”。


高水平对外开放:

历史成就、内外挑战及战略布局

张 明  张 哲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总结了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给我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各方面挑战。针对上述内外挑战,文章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业进步与产业升级、完善国际多边合作新机制、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国内区域开放布局、稳健持续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布局进行了梳理与展望。


“双碳”目标驱动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穆怀中  陈 阳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双碳”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历史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前仍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双碳”目标驱动高质量发展面临能源禀赋和能源消费高碳化、低碳技术开发程度不高、技术储备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政策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等方面的挑战。为实现“双碳”目标驱动高质量发展,我国须持续优化能源供给,构建新型能源消费体系,提高低碳技术开发程度,增加低碳技术储备,制定“双碳”目标区域差异化实现路径,不断完善“1+N”政策和法律体系。


反腐败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霍春辉   田伟健   庞 铭


摘 要:精确评估反腐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政策价值,文章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行的反腐新政看作外生冲击,基于各地区反腐力度差异构造准自然实验,以沪深A股 2009—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反腐新政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检验了政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反腐新政显著促进了反腐高压地区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反腐新政通过改善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抑制企业高管与政府官员间的政治关联行为以及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效率这三条作用路径,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有效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文章为有效评估反腐新政的实施成效提供了微观视角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反腐倡廉领域研究文献,有助于国家现阶段反腐实践的落实与进一步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从“创造性转化”到“转换性创造”

——纵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创新之路

刘悦笛


摘 要:全球现代化经历了从“原发”到“后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但是中国的现代化则实现了从“外发”到“自发”现代化的转换。这种转换乃是建立在“传统社会”的转型基础之上,但是仍要继承与发展以此为基的“社会传统”,折射在新旧世纪之交的思想图谱上就形成了从激进主义到保守主义的变位。实际上, “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从“创造性转化”到“转换性创造”的转变。这是由于无论是转化还是转换,无论是针对本土传统还是外来资源,其中的关键词都是“创造”。有了创造,才有转化;转换成功,就是创造性转化。只有转换性创造了,才是自己的,所以才谓之“自创”。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就是“自创新”与“自创生” 并重与交合的“自创”,这种“自创”源自“文化自觉”,趋成于“文化自信”,终要“文化自立”。


激发高校发展新动能 

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周浩波    徐家汇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和国家的首要命题。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高阶环节,是国家发展水平及潜力的重要标志,要深刻把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使命、新要求和新任务。高校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点,要通过党的建设和政治引领,把握正确发展方向,树立人才强校理念,通过创新科研机制、扎根区域发展和强化依法治校,激发发展内生动力,构筑教育现代化的先锋堡垒。高校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取得新成就。


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思考

林木西


摘 要: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一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进一步推动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发挥人口规模巨大优势所形成的超大经济规模优势、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三是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通过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同时通过完善分配制度把“蛋糕”切好、分好,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着力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财税法治建设研究

闫 海   张楠楠


摘 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财税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起到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现代化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表现,应当以预算法为基础推进公共预算改革,进而建立现代化预算制度。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优化税制结构的基础,我国应当加快高质量税收立法,推进税收执法法治化。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调节力度,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基层环境治理的机制创新

雷建锋    孙成成


摘 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基层环境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建设基层环境治理体系,提高基层环境治理能力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方面。文章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基础上,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垃圾分类作为基层环境治理的典型,分析了其治理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从而为助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自我改革




论世界大党独有难题:

问题由来、现实挑战、破解之路

赵绪生


摘 要:世界大党作为民族国家重要的政治行为体,在本国政党政治和世界政治舞台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大党,特别是百年大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大党独有难题。通过梳理世界大党独有难题的问题由来,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征程上面对的独有难题挑战,探讨如何以自我革命破解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有效路径。


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

对历史主动的促进作用

张万杰


摘 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历史主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时代要求。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伟大建党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精神伟力,激发着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使其自信自强地奔向新征程。概括来说,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性是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其担当性是党获取历史主动的最大推力,其斗争性是党发扬历史主动的遵循原则,其人民性是党增强历史主动的力量源泉,其自我革命性是党赢得历史主动的内在原因。伟大建党精神对历史主动的促进作用是党和人民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新境界




坚持人民至上与开辟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房广顺   刘浩然


摘 要: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导向和路径规定。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时代实践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努力创造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科学理论。


何在与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的新思考

左玉河


摘 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核和文化基因、“济世安邦”的优秀政治资源、丰富的道德思想和积极的人生观学说,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仍然适用于当今时代的思想精华,需要继承并进行创新性转化。经典在阐释中永存,思想在阐释中永生。中国学界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合乎逻辑的马克思主义新阐释,厘清哪些是应该汲取的精华,哪些是必须剔除的糟粕,并立足于新的伟大实践,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以促成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




把握“和平与发展”时代主旋律,推动世界繁荣和文明进步

张 敏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从三个维度阐述了把握“和平与发展”时代主旋律,推动世界繁荣和文明进步的中国实践、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就是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个百年奋斗历程中,带领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治理体系,中国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新形势,中国提供了“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国际公共产品,成为推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秩序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贡献者。第三,中国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多边国际合作,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人类进步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西方读懂中国“平天下”智慧与愿景的

障碍及消解之道

彭成义


摘 要:要回顾中国当前“平天下”的智慧和愿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最集中、最权威和最凝练的表述,但是其中的微言大义并不见得为西方所理解。这种“理解赤字”在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米特的一篇极具代表性的分析中国全球抱负的文章中就有很好的集中体现。鉴于理解和信任在国家交往中的极端重要性,文章将在阐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平天下”智慧和愿景意义和内容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以米特为代表的西方思想界在读懂中国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意识形态偏差,并探寻相应的解决之道。